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任正非:产品不够先进不会拿出来卖!

时间: 2023-12-28 19:49:35 作者: 贝博官方app下载地址

  “我们的产品如果不够先进,就不会拿出来卖。卖不了高价,我也养不活队伍。”

  就是“喇叭口”吸收宇宙能量,经过理论研究,成熟的研究成果及人员经过拉法尔喷管快速在产品端扩张,快速完成领先世界的产品。

  ——所以华为公司跟世界各大高校进行合作,获取理论研究的成果,甚至是一个想法,比如华为5G就源自土耳其教授的一篇论文。

  这样的机制、结构就决定了华为的创新和产品一直存在竞争力,所以华为公司能够具备驾驭市场行情报价竞争的实力,产品卖高价,就有利润去搞研发,去发展人力资源。

  “中国将来如果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那这个标准体系肯定要比美国的好啊。美国的标准是从1970年代开始建立的,已经50多年了。他们的衣服补来补去,到处是补丁。我们这几年新做衣服,为什么还要照着它那个标准做呢?我们直接做比美国好的标准。除了中国用,全世界都会用啊。”

  孟晚舟说华为致力于打造中国坚实的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第二选择。任正非说我们的平台将来和美国的平台不一定在同一个基础上运行,但相互连通是一定的。

  这其实是很艺术的表达,既然有更好的选择,那大家为什么还要继续用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平台呢?

  2023年7月7日下午,在华为深圳坂田总部的一间咖啡厅,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科技日报原总编辑刘亚东与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进行了对话。

  刘亚东:首先请任总谈谈华为的基础研究。华为有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专家……无论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前沿探索,他们的研究工作是兴趣驱动,还是需求驱动?

  任正非:刘院长知道拉法尔喷管吗?是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现象,火箭发动机就是一个拉法尔喷管,可压缩流体经过拉法尔喷管的挤压,喷出的气体扩张越大,速度越快。

  我们研发也是利用这个原理。边界确定了,只要员工愿意在这个边界内发挥作用,它的潜能是能发挥出来的,能量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喷发。科学范围的边界是比较宽的,十多万人的研发队伍总能找到他发挥作用的机会点,这时兴趣在边界有自我驱动的空间。

  理论确定后,进入产品阶段,就不能像孙悟空那样乱翻筋斗了。所以,在产品端,要有有序的队伍建设,这个队伍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快速世界领先,这就进入拉法尔喷管的扩张阶段。所以,我们是有边界的,不完全是兴趣驱动,但兴趣也是会得到鼓励和允许的。

  其实,大学也是有边界的,只不过它的边界更宽一些。我们跟大学合作,他们能够研究远一些的东西,可以独自发表论文,也可以去拿奖,也有机会晋升教授院士。这跟我们没关系,不需要挂上我们的名。我们还可能有一个团队去帮他,这个团队也不需要署名。为什么呢?名和利,你只能要一样。利都给我们了,为什么还要和教师争名呢?所以,大学里的年轻教授很愿意跟我们合作。

  我们以前主要是跟西方国家的高校合作,考虑到他们现在不断收缩合作面,所以我们加强了与中国大学的合作。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结构,就是“喇叭口”吸收宇宙能量,经过理论研究,成熟的研究成果及人员经过拉法尔喷管快速在产品端扩张,快速完成领先世界的产品。第一,人通过这一个喇叭口被改造了,拉法尔喷管一喷,人的性格、特点都变了;第二,优秀人才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是翻动跳跃型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任正非:前面投入的230多亿元人民币,包括跟大学的合作、基础研究部分,我们从来不考虑回报,到下面产品线时才有考核要求。

  今天(7月7日)晚上的新闻你就能看到了,我们盘古大模型发布,这是千亿参数的大模型。我们现在的AI集群已支持16000板卡,将来的一个超节点集群可管理几十万板卡。一个AI集群超算系统管理这么多板卡,支持超高速互联、超高效的液冷散热、瞬时爆发式供电,达到系统高可用,这些我们都不弱于美国。

  刘亚东:华为开发了许多软件,包括管理软件ERP、设计软件EDA、鸿蒙和欧拉操作系统等。软件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迭代更新,也需要产业生态,而这个产业生态肯定不是华为一家公司能够建立的,需要众多企业一起来做。华为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任正非:其实,开发工具软件是因我们需要用这个软件来设计产品。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目标是造汽车,就必须要有螺丝刀和扳手。但没有螺丝刀和扳手,汽车是造不出来的。“螺丝刀”和“扳手”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就带着国内各个厂商去做“螺丝刀”和“扳手”。我们的人慢慢会退出来,这些工具软件就是他们的。但他们的东西会生长在我们的云上,也就是云化。这样,国内电子工业就可以独立设计了。我们已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0多个工具软件,我们内部已经用了很多。等用得看不到缺点了,就把这些工具软件公开给社会。到那时,原来跟我们大家一起研发的公司就接过去了。还有58个工具软件正在验证中。

  鸿蒙、欧拉是有商业目标的,是拖着我们的云前进,做强云平台底座。云平台之上提供丰富的组件和服务,我们叫“黑土地”,上面再开发就做SaaS了,那就是社会化的东西。我们仍旧是做算力底座平台,人工智能我们也是做算力底座平台。

  刘亚东:好产品是用出来的,软件更是这样。软件产业生态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否意味着华为作为领头羊企业,要有巨大投入?

  任正非:欧拉、鸿蒙(代码)虽然捐出去了,但每年我们仍旧是会投入几万人、数十亿资金在做这件事。ERP我们也是团结了国内很多公司一起做的,所有的东西他们都可以带走,长在我们的云上。以后开放了,有能力的公司都可以去做,长在云上不就是生态嘛!

  任正非:国内现在有30多个操作系统都是基于鸿蒙开源构建的,涵盖了行业终端、手机平板、家庭终端,加起来大概已经有6亿用户,世界上的排名第三。鸿蒙刚升级到4.0,升级以后,外面也会跟着升级。外面有个开源社区,不是华为一家在做,我们做的是底座和内核。我们是做“黑土地”,上面的“玉米”、“大豆”还是“高粱”,都是合作伙伴来种植的。

  刘亚东:面对美国的制裁和打压,华为已经实现了很多技术和产品的国产替代。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外部环境,华为将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向?

  中国将来如果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那这个标准体系肯定要比美国的好啊。美国的标准是从1970年代开始建立的,已经50多年了。他们的衣服补来补去,到处是补丁。我们这几年新做衣服,为什么还要照着它那个标准做呢?我们直接做比美国好的标准。除了中国用,全世界都会用啊。

  刘亚东: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立命之本,也是我们在科学和技术领域赶超世界领先水平的最重要支撑。在您看来,怎么样才可以尽快把中国的教育事业搞上去?

  任正非:最近几百年来,西方为什么领先我们?西方发明了火车和轮船,他们走得快。我们赶着马车,那马车还是木头轮子的,而且还没有轴承,所以我们落后西方三百年到五百年。现在,我们在信息化的一些领域已经领先西方。我们坐在“高铁”上了,他们若果还坐在“马车”上,他们要落后的。过去的进步,明天的进步,都是在比速度。

  从长远看,国家的发展还是要解决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就要先克服网络障碍。国家电信网络能不能像高铁那样进一步让利?高铁为什么亏损呢?因为票价定得太低了。我们的高铁不赚钱,但社会效益好啊。高铁体现的就是为人民,为人民就不是为人民币。不涨价的结果就是更好的社会效益。可以说,高铁重振了中国的雄风啊!

  中国的信息化还需要加速。比如,中国能不能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把人大附中、清华附中、上海的好中学……作为平台,把中国的好学校都作为平台,课程开放到网上。中国的网络能不能让边疆地区的学校免费使用?人民的国家为人民嘛。比如,对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学校实行电信网络国家付费,国家提供补贴;把北京、上海的好中学的课程开放,让云南、西藏、新疆的中学上北京的课,让贵州的中学上上海的课,那我们这个民族三五十年就振兴了。

  人民好了,国家就好了。把西部教育质量提高了,一些社会问题也就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是大问题,教育好一代,他再去教育下一代,几代以后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我们的祖国把好的中学教育平台化,让它开放,由国家来补贴,那么西部地区的学生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祖国的花朵就是你的儿女啊!父母挣钱干啥呢?父母挣钱不就是养儿女嘛。西部发展了,经济繁荣了,整个国家也就进步了。

  刘亚东:任总在很多个场合都强育的重要性,我非常认同。可以说,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就教育本身而言,中国当前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

  任正非:你跟西方竞争,竞争什么呢?靠资源不可能,我们就是要通过文化振兴,把钱赚回来。教育为什么重要呢?天才都是从少年中产生的。中小学齐步走、同质化教育,把天才给埋没了。孔子都讲因材施教。现在有人说,不要学英文。不学英文,农村孩子永远就是农民。你不学英文,将来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怎么就业啊?还有人说,不要学数学。数学和英语都不好,就进不了高端行业,农民的孩子永远是农民,阶层分化就出现了。在农村学英文困难,这我理解。但是熬一熬,不就熬出来了嘛?可能口语表达不那么好,但是有文字的识别能力也行啊。

  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为什么非要搞大班教育呢?把每个班级都切成20个人的小班,教师队伍就能扩大一到两倍。有人说教师不能创造价值,但教师能创造未来啊。二三十年以后中国就强了,总要找到一个出路,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差异化了。多冒出一些有才能的孩子,不就创造价值了嘛。

  所以我认为,搞好教育一是要差异化;二是国家要把好学校作为平台,允许它变成一个网站,把西部带起来。现在,我们的电信已经到了农村,可是网没有用起来。胡焕庸线以东城市网络利用率很高,包括农村都很高,但是西部的网络光纤利用率那么低,要把利用率提上去,把孩子教育搞好,对我们的祖国有啥不好呢?

  刘亚东:发展教育,除了硬件建设,软件也要更新。比如,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批判质疑能力、唤醒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任正非:是的。如果网络给中小学免费了,人工智能的算力为啥不给大学生免费呢?大学生现在在网上算那个,其实是在掌握方法,这不就是为我们的祖国培养挑战未来的人嘛!你怎么知道未来他不是天才呢?给大学生创造更开放的环境,让大学生更活跃一点,才能更多地培养出奇才、怪人。

  刘亚东:除了教育,任总也一直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在这方面要向美国学习。我们究竟应该向美国学习什么呢?

  任正非:美国的先进文化我们仍旧是要学习的,我们从来就没说“打倒美国”。华为也在做一些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离不开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没有好的基础教育就培养不出顶尖人才。我们这几年都是从海外招聘人才,以后招聘困难了,要靠国内学校培养。

  以后我们从国外招收人才的机会少了,这就更需要中国自己培养人才,那就要改变教育学生的方式。很多西方名校都没有教材,像麻省理工学院就没有教材。老师上来写一通,另一个老师上来写一通把前面的批判一通,再上来一个又把前面的批判一通。之后学生自己做作业,老师只要看你的思路正确就OK了,并不要结论。老师本身自己也没有结论,你要啥结论呢?我们要借鉴这种教育模式。

  因此,我们该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创造出国家的价值观。这样一个世界上就一个乔布斯啊,那我们中国有没有乔布斯?应该是有的啊,很多聪明的小孩子都很厉害的。美国还是有很多吸引人才的土壤,那我们中国也要有这种土壤来吸引高层次人才。

  刘亚东:很多科学研究和前沿探索都是“寂寞的长跑”,而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这些研发人员的工作非常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忽略。怎样解决这一个问题?

  任正非:我们的祖国要重视那些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人。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人,也要让他过上体面的生活。没有体面生活,谁都不会去做,那只能跟着美国后面去跑,这一个国家永远都不可能领先世界。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为什么干得好?他们的附属中小学校长甚至比大学校长还牛,西工大附中全国排名前五。你想不想让小孩上好学校?那你来西工大教书!西工大出成果,火箭、飞机……成果辈出,优秀的人都愿意留在那个地方,因为孩子都有希望。西工大就是这么一个特点,中小学在中国前五名之列,他们条件那么好,优秀老师都想来西工大工作,也想留在西工大。

  任正非:我读书呢,也是一知半解。对技术上的东西多少懂一点,再问问专家,跟专家探讨,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同样一个人,受培养和不受培养,结果是不一样的。老师讲一堂课,把精华都告诉你了。你也可以自学,但你可能要花几十天才明白老师讲的内容。我的遗憾就是没上过名牌大学,没有读到博士,挺羡慕上清华、北大的孩子们。我有时候也在网上听听课。哇,清华老师讲得那么好!我要是年轻时候能听他们的课,会有多大进步,可惜没这种机会啊。

  所以我认为,人才培养应该实行双轨制。每个人都有自学的能力,但还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理工科的课误一堂,后面再上课等于“坐飞机”。现在不都有视频了吗?你可以去看视频,把耽误的课补起来。现在的教育手段好多了。

  所以我才提出来,西部应该得到一种新的电教方法。中国人民的素质提高了,公安警察就减少了,行政管理费用也减少了,创造性的劳动就多了。

  所以,光讲自我培养是片面的,“自培”和“他培”要结合起来。“他培”就是孔子那句话“因材施教”。不要过分强调“起跑线”,不要同质化,不要我学不好英语就让大家都不学英语。

  任正非:环境和土壤当然重要。就个体而言,良禽择木而栖。如果东北的黑土地更为适合郁金香生长,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在戈壁上种植它呢?在戈壁上种郁金香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多人转来转去,就是转不出低循环这个圈来。如果有名仕引导,贵人指点,他不就走出这个小循环,走到大循环里面来了?

  转发《刘亚东:我提出“卡脖子”问题三年了,许多人还不明白,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

  当前,中国在诸多核心技术领域被卡了脖子。但这只是表象,问题的实质是我们的基础科学大幅落后于美西方。

  一些脑筋灵活的人又开始贡献“聪明才智”:中国只搞技术开发,而把科学研究这种“苦活累活”留给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等他们出了成果,我们再做应用,发展经济。这样做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现代化强国,不仅要有技术,而且要有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必须拥有一大批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科学发现,以及众多能够领导世界潮流的科学大师。否则,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

  从根本上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是科学,还是技术?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科学成果是通过技术发明来造福人类的;其次,技术进步又能极大地促进科学发现。然而,真正决定人类精神和物质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是科学,而不是技术,科学对于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无以替代。在举国关注“卡脖子”问题的当下,搞清楚这样的一个问题至关重要。

  科学和技术是啥关系?考察最近三百年的人类历史,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情形,即技术发明促进科学发现,或科学发现引领技术发明。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蒸汽机催生了热力学,而热力学又让蒸汽机得以改进。

  世界科技史学家W.C.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一书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慢慢的开始了。”丹皮尔所说的“科学时代”发端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此前,发明家的成就一般要靠实际生活需求来推动。但从这时起,人们看到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应用和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和引领实际应用和发明。

  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融合。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呈现出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特征。从形成一种新知识到把这种知识运用到产品和工艺,所用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更不可思议的是一部分科学正在变成技术,材料科学、基因科学、人工智能等很多领域的发展都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技术越新,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另一方面,科学的进步也慢慢变得依赖最新技术装备的支持。

  凯文·凯利在《技术想要什么》一书中原创了一个英文单词“Technium”,台湾学者将其译为“科技体”,大陆学者很快也采用了“科技体”的译法。应该说,“科技体”的意译更准确地表达和延伸了原创者的意图,就是要把科学和技术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而阐述这个整体的演化规律。

  有学者曾做过一个“橄榄”的比喻:“橄榄”的两头分别是科学和技术,而中间部位是科技体。而事实上,尽管相互融合是大趋势,但科学和技术的各自主体还远未合二为一。因此,“哑铃”或许比“橄榄”更为贴切。当然,哑铃的中间部位正不断壮大。即使将来有一天,“哑铃”真的变成了“橄榄”,橄榄两端也仍将是独立的客观存在,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橄榄”了。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科学与技术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特点,但这并不足以打破科学引领技术的主要流行趋势和总体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支撑着人类航天梦想,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奠基了电力和电子工业,图灵原理和模型孕育了冯·诺依曼现代计算机构架,同位素的发现让成为可能,还有许多生物工程、新药、新材料无不是科学发现所派生的产物。更先进、更宏大、更精确的技术背后也必然地包含着更深刻的道理,而这些道理便是科学。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简单地说,规律的运用是技术,而技术背后的道理是科学。科学让我们认识和发现自然,而技术让我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科学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科学一般与生产实践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技术通常可以立竿见影地惠及大众,造福百姓;科学往往以知识形态存在于无形,而技术以物质形态存在于有形;科学属于上层建筑,而技术则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科学有时能够颠覆人类对宇宙的根本认识,让世界观发生彻底改变,而技术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科学是分学科的,还有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之分。一些科学有应用价值;一些现在没有,将来可能有;还有一些永远都没有。很多科学研究只是为了揭示自然规律,探索宇宙奥秘。就基础科学而言,我们尤其不能片面、机械、僵化地理解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科学对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往往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行”。

  事实上,科学研究没有“没用”的。科学,探索的是自然规律。人们每掌握一条规律,都是一次自然认知的升华,从而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中生产和生活,直至创造出新的文明。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最强大也最持久的动力。很多科学研究只是为满足好奇心,我们的天性使然。人类渴望了解这样一个世界,迫切地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所有的文化,包括宗教在内,都是在尝试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时给出的不同答案。而科学的使命就是要不断地揭示宇宙的本质和真相,也只有科学探索才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在此过程中,科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该超越对科学功利化的肤浅理解。

  在当今世界上,直观体现美国霸主地位的可能是其核动力航空母舰,或作为储备货币在整个世界通行的美元。但这些表象背后的实质是,美国在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领域对其他几个国家拥有碾压式优势。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数学的中心在德国的哥廷根,那里聚集着世界上最杰出和最庞大的数学家群体。这一段时期,世界物理的中心也在德国。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普朗克以及矩阵力学的鼻祖海森堡等都是德国科学家。

  那时候,美国的科学充其量只能算作二流。但希特勒上台后,情况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位大独裁者把德国的科学精英源源不断地驱赶到其他几个国家,尤其是美国。欧洲最杰出的科学家几乎都定居美国,这大大促进了美国科学的兴起。能确定地说,假如没有这些人,美国后来在科学上无法与苏联竞争并获得冷战的胜利。据统计,现在70%以上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居住在美国。

  2020年6月10日,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排名前三的大学依然都来自美国,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在排名前10的高校中,美国大学占据5所。

  美国拥有许多举世闻名、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包括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林肯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实验室、橡树岭实验室、贝尔实验室、阿贡实验室 ……

  科学的发展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在军工、航空航天、医学和医疗技术、信息技术等重要领域,美国都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和压倒性的技术优势雄居世界之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世界 90%以上的技术创新,不能离开硅谷的技术上的支持,背后都有硅谷的影子。

  同时,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 美国的产学研以及风险投资好像受到魔力的驱使,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一起。二战以后,美国的大学与工业公司互相联合的趋势持续不断的发展,慢慢的变多的企业科研机构甚至企业本身建立在那些顶尖级大学周围,进而形成五个庞大的区域性科学工业综合体,分别座落在波士顿-剑桥、纽约一新泽西、华盛顿-巴尔的摩、旧金山-帕洛阿尔托和洛杉矶-圣地亚哥。此外,美国还有许多以联邦研究机构为中心形成的科学工业综合体,这种科学工业综合体主要以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为代表。

  美国的各种科学工业综合体以其强大的科研产出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一直更新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不断强化美国在科学技术实力方面的霸主地位。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曼哈顿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直接引发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从此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即“失落的十年”(The Lost Decade)。也有人说“失落的二十年”。我们的舆论经常乐此不疲地宣传和渲染这个话题。

  的确,日本经济是出了些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大幅超越日本。于是,很多国人在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纠葛中,产生幸灾乐祸的心态,并且不时对日本投以鄙夷的目光。那么,日本线

  尽管很多科学研究并非以促进生产力为目的,但它对技术创新派生的溢出效应往往十分显著。获得诺贝尔奖的每位日本科学家背后,几乎都对应着一个高新技术产业。

  以大家现在最关注的半导体芯片技术为例,这个产业涉及的十大设备生产商中,美国企业4家,日本企业5家。半导体芯片有19种必需的材料,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日本企业在其中硅晶圆、合成半导体晶圆、光刻胶、靶材料、封装材料等14种材料上均占50%及以上的市场份额。

  年7月1日,日本宣布对韩国三类原材料进行出口管制,这三类原材料是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化工品,分别是光刻胶、氟聚酰胺和高纯度氟化氢。这三种化工品,韩国都对日本依存赖度较高,氟聚酰胺甚至达到了93.7%,而用于半导体制造的高纯度氟化氢几乎100%由日本进口。禁令一出,韩国电子业就受到巨大的震动,很快服软。

  日本半导体材料行业在全世界内长期保持着非常大的优势。在这样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是:江崎玲于奈

  ,因在半导体中发现电子的量子穿隧效应获得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白川英树,因首次合成出了高性能的膜状聚乙炔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全球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不久前发布了《2021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该报告依据发明专利数量、质量、成果影响力、全球化保护等指标,遴选全球最具创新力机构。从上榜机构所在国家看,美国上榜的机构有42家,日本29家,这两个国家的上榜机构超过了总数的70%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发布的各国工业竞争力报告也充分证实了新世纪以来,日本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始终名列前茅。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上游的材料、零部件、装备制造等核心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制造方面,日本无可争议地处在领先地位。

  近些年来,日本的创新布局也发生巨大变化。日本早就抛弃已经沦为低端制造业的家电之类产业,转而全力投入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其实,日本始终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且牢牢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

  即使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一派萧条中,日本政府也依然不吝啬于科研投入。从2005年到2015年,日本这十年的科研经费平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居发达国家首位

  中国的持久强盛有赖科学繁荣当前,中国在诸多核心技术领域被卡了脖子。但这只是表象,问题的实质是我们的基础科学大幅落后于美西方

  。因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科学是技术的源泉。而在科学中,基础科学又是应用科学的源泉。一般而言,科学发现比技术创新难得多,而技术创新又比开发应用难得多。科学研究的投入强度大、等待时间长。于是,一些脑筋灵活的人又开始贡献“聪明才智”:中国只搞技术开发,而把科学研究这种“苦活累活”留给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等他们出了成果,我们再做应用,发展经济。这样做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

  此外,科学是人类文化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学习科学时,教课书里永远都是外国人的名字,那么中国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事实上,在当今中国,对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的系统性认知,远比攻克若干核心技术重要

  。它把中国人搞糊涂了,认为科学和技术差不多,没什么区别。比如,“高科技”在中国是一个很热的词。虽然对“高科技”的概念似懂非懂,但很多人张口闭口都是这三个字。这种既不准确也不科学的中文表达,把全社会带入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们不知道,科学只讲大小,不论高低;而技术只讲高低,不论大小。“大科学”(Big Science)

  是国际科学界提出的概念。美国科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发表了题为《小科学、大科学》的著名演讲。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时期起,进入大科学时代。就其研究特点来看,主要体现为:研究目标宏大、多学科交叉、参与人数众多、投资强度大、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等。“高技术”(High Technology)

  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非常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技术。所以,我们大家可以讲“大科学”,但不可以讲“高科学”,英文里压根儿就没有“High Science”之说。把中国人所说的“高科技”翻译成英文,只能译成“High Technology”,而不能译成“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弘扬科学精神不是一句空话。各界人士讲话、文件起草以及新闻媒体报道,在概念的表述上必须做到精准,而不能似是而非。人们至少应该明白,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高科技”,其实就是高技术,与“科”字并不相干。比如我们常说的“高科技企业”,其实是“高技术企业”。

  由概念不清导致的行为偏差,已经、正在并且将会严重阻碍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它们的目标任务不同,途径方法不同,因而管理和考评手段也不同。用管理科学研究的办法管理技术开发,或者用管理技术开发的办法管理科学研究,都是行不通的。科学的去功利化在中国注定是艰难的,同时也是紧迫的。我们总是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准确地说,那是技术上的成就,而真正的科学成就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甚至乏善可陈

  我们的目标是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必须包括强大的基础科学。

  一个真正的科学强国必须拥有一大批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科学发现,以及众多能够领导世界潮流的科学大师。否则,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本文作者系南开大学二级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2018年6月,科技日报原总编辑刘亚东在中国科技会堂发表演讲《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

  然而事实是,就算不加班,也不会去学习。不少人本专业基础不牢,让业余时间看看书,人家马上就来一句:我下班了不应该放松休息吗?凭什么还要学习?你要是不信,随便问问周围的人不加班在干嘛。所以,不肯思考别怪到工作。很多人的专利灵感都是在工作中激发出来的。@徐凤年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已领先高校】现在,社会有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了大学前面,很多颠覆性的技术,以及新的观念、理念,都不是出自大学,而是出自大学校园外,第一个捅破窗户纸的往往不是大学。这让我感到很担忧,如果大学还不解放思想,主动变革,就要被社会边缘化。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来势凶猛,大学的形态应该要改变,不应该再像过去这样,象牙塔里院墙围起来,学生进课堂听课,听完课考试,考完试毕业,一个周期下来至少四年,学生都不知道社会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不希望毕业生一走进社会,发现他在学校用的仪器设施已被淘汰,学到的知识已经落伍,一进企业,还得再接受新的培训。那就说明我们大学费了很大劲,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非常容易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那大学存在的价值何在,我们该认真反思,主动变革。——节选自南方都市报旧闻《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大学要主动融入社会 引领时代进步》大哈哈

  你这个逻辑就像是曾经一个企业对应届新员工说的,你们年轻人爱乱花钱,给你们多发点也是乱花掉,发多发少都一样,所以直接少发点好了。

  什么是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我感觉基础科学现在都是人类共有的,大家都可以用啊。评论(6)

  1. 别人的基础研究终究是为别人服务的。纵使成果可能是公开的,也不见得适合你。2. 没有一批科学家,即使科学成果时公开的,也很可能无法充分发掘其外延和内涵,用也用不好。

  知道地球是圆的和知道如何证明地球是圆的是两个不同的境界。前者是知其然的程度,而后者是知其所以然的程度。知其然的老师只能教出知其然的学生,而知其所以然的老师可以教出知其所以然的学生。嘻嘻习

  1. 发现科学的人比使用科学的人,对科学理解更深刻,对技术的指导更高效;2,高水平的科学家有聚集现象,别国每个人都是爱因斯坦,我国就一个,怎么比?所以要全力发展,推广基础科学

  个人观点之前社会上对于超越美国过于乐观,这边文章作为对这种态度的一种中和来看还行,但本身又过于悲观,完全落入了西方话语体系,看看即可。

  非常赞同。个人觉得,中国的科研型高校线年以后,大量留学归来,尤其是留美归来教授回归后才开始的,说起来也只有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短短时间取得的进步非常的大。中国拥有最全行业,最全产业链的巨大优势,会哺育出更多的原始创新出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当下,所谓的卡脖子问题,在整个行业、产业链占比不会超过5%。解决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想想红军在延安被全面经济封锁,教员一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几年也解决了问题。我党不缺斗争经验、智慧和意志。comeOn

  壁垒完全不一样好吧~_~,居然拿延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来说事。。。两个不在一个量级的事物没有可类比性。你让一群猴子研究一万年也出不来,当然我这个可类比性也不对哈哈@聪明的投机者

  面对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请先亮明你的观点,跟作者的观点做一下对比,再考虑是否否定别人的观点,否则就是瞎喷。如果说作者落入了西方话语体系,那请问我们或者说你对于科学的观点是什么?你的话语体系是什么?

  @聪明的投机者 看来你还是没有明白文中所说的科学和技术差别,而把科技混为一谈,应用技术容易搞定,当前光刻机等芯片制造流程,都是技术问题,因为科学原理已经全部解决了,剩下来就是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是不是可靠,是不是经济等。要领先,就需要在科学方面做努力,否则会永远落后,跟在别人后面。

  抛出一个观点,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卡脖子攻关,核心在人,谁能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土壤、思想自由、环境、法律法治、个人私有财产、知识产权的坚定保障,那谁就可以胜利,美国亦是如此。美国的强大还是因为它有一个人思想自由发展、保证良好创新的土壤,吸引全世界的人才落地生根发芽

  非常赞同,口号还是要落到实处,社会如此、公司亦是如此。人才终究是用眼观察、用脚投票。马甲

  文中把“科技”一次细分为科学和技术分别详细讨论,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类似的还有“研发”,研究和开发的差别也很大。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就是了。沉默的馍馍

  现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问题是,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急需一场顶层设计解放生产力。rwh

  现在 体育竞技不再维金牌论,教育科研不再维论文来评价,学生也不再维成绩论了。非要拿什么西方媒体的报道和排名+诺贝尔奖数量来指导或者衡量科技发展,那就落了下成。

  在西方的排名和话语体系中,你是比不过西方的。太把这个当回事,还拿来指导和评价中国的事情,那多少是走了弯路。经济建设上是这样,科学发展上也一样。某个小马甲

  @京州书记李达康 诺奖中国人少,真的只是评判标准的问题吗……张*******

  诺奖是为了鼓励科学创新的,不是标准体系的问题。人类面临的自然环境是一样的,只有科学才能发现规律,创新。技术是实用利用。我们该静下心来鼓励科学研究,不要动不动说标准不一致京州书记李达康

  @张******* 诺奖是结果而不是目的,我意思是,不要盯着得奖去做科研。研究对社会对国家对消费的人有帮助即可,诺不诺奖的有什么大不了。

  凡是带“基”的东西,都是很难的,难在即便投入很大也不容易短期内出成果。比如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基础设施等等,都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有些甚至是几代人的前赴后继,才能厚积薄发出成果。只有做难的事情,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每代人都要有每代人的责任。

  想想三体吧,智子来到地球就是封锁我们的基础科学。然后我们就没辙了评论(0)

  基础科学是公开的。被掐脖子是因为基础技术、基础产业落后。每一届政府都把GDP增速作为最主要的KPI,全国定期晾晒,各级领导当然更重视来钱快的产业,没人关心土地肥力了。

  在个人看来,该文仍是在拿我国和外国(整个西方世界)比,且还未打破对西方的迷信,这种比较,拿来自我激励可以,自我否定大可不必。说到当前基础科学,我理解是 蒸汽,电,磁这些的发明或者发现,提到这类基础科学,全球这几十年都无大的突破,不是我国一家的问题。

  在这些历史的基础科学上我国确有落后,落后也不是有什么我们不懂别人懂的知识,而是对这些已有知识的应用上,用几十年来走整个西方几百年的路,中间还经历过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一段时期,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也不容易了。

  未来咱们肯定是需要改进和提高,不过更多还得参考自己过去的成绩和教训,西方的发展路径(带血的资本原始积累,因战争导致的人才外流,靠武力建立的全球霸权体系)并不适用于当下的中国。我相信历史的差距在不远的将来会被迅速赶上。

  从国家的角度,正常发展,提升软硬实力,相信5到10年后,就能够保护自身的企业不被制裁,可使用全世界的人才和技术去发展。

  至于未来的基础科学,能看到的有核聚变和量子技术,就可以乐观一些了,这些技术的研究各国是同一个起跑线,目前我国还略有领先,只要继续重视和支持,未来这些技术的落地,中国当不再屈居人后。

  无知者无畏。半导体、汽车、材料技术国家也全力发展了几十年了,还是在中低端领域发展。一个国家要建立起重视技术(而非口头)、让技术人员有大的发言权、让国民能自由表达观点和参与讨论、而不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使我司这样看上去重视技术的公司,中高层的技术人员还不是照样脱离技术,滥竽充数。京州书记李达康

  @张春广 对于你提到的半导体、汽车、材料技术来说,就和现在的美国比。半导体 设计上 海思和高通算是全球第一阵营没问题吧,

  制造上 最先进的还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不能给我司代工的问题这里就不说了,还是那线年后,不单单是台湾地区,我国政府会有能力保证中国公司全世界不受制裁,国家做好国家的,公司发展公司的,两条腿走路),

  设备上 最先进的阿斯麦尔 荷兰的(美国有股份,那也是因西方体系对我国的限制,这种公司我们是入不了股也收购不了的),

  部分半导体材料 日本先进些;还有些细分门类,不列了;就列出的这些半导体门类,美国比我们强在它能使用全球的设备和技术,这个随着百年变局的展开,我相信最多10年后,这些技术和设备,我们能制造大部分,少部分有差距的也能够正常的使用的上全球供应链的最新技术。

  @张春广 你的到的汽车。燃油车 我国是和西方还有差距,美国也已经日薄西山了;未来的电动车 时代,那中国还真不差美国,特斯拉当年山穷水尽之时,上海接纳他,给地给贷款,要求是它要零部件百分百国产,目前整个电动车产业链,包括最核心的电池,我国都是领先的,你还把汽车单项列出来,当做我国一个弱项,实在不敢苟同。京州书记李达康

  @张春广 材料技术,我了解不多,就说一个点吧,高超音速导弹,对材料的要求是很高的,目前美国落后于俄罗斯和中国,我国的DF17已经列装,美国的还八字没一撇,目前还在验证阶段,最近的一次试射,因发动机没有成功点火而失败。

  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科学都是以团队中一员的身份贡献于国民之福祉。但是假如没有科学进步,别的方面再多的成就也无法确保我们作为一个国家在现代世界中的健康、繁荣和安全。—— 《科学:无尽的前沿》范内瓦 布什

  学术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每个方面的问题都有。指标性、无话语权、跟风成性、浮躁等等。

  也建言几条,虽然可能没用:1,像美国一样全球的吸引洋精英+老老实实自己的培养土精英+为精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讲得太好了,国人,企业人都应该警醒和警惕,我们自己在科学上可能不是最擅长的,但一定要和科学家合作;我们在研究上舍得投入,也需要提高技术转化,用引领和改变产业的技术、生态和平台来为产业谋福利,为人名谋幸福。创造价值再分享价值,拒绝低效内卷。选在在今天发出来,也是更有意义和警醒作用,我们今天虽然没有被别人用大炮打开大门的耻辱,但我们科学技术还有很多耻辱。

  科学和技术, 是两种概念, 科学只讲大小,技术只讲高低,祝慢慢的变好 :)评论(0)

  就你这个说到根本点上了。一堆评论在扯的都是啥东西,科学家自己不纯粹反到怪起环境来了。

  @雷神真真 那也得先衣食无忧,不为生活所迫啊,不然活都活不下去还探索啥啊,求知是高级精神需求,是站在马氏需求层次的顶端。去查下牛顿在大不列颠是啥爵位吧

  @江州老黄牛 。。。你这回复逻辑,唉。说句暴论的话,都为衣食所迫了,还搞什么科学

  中国科学发展的最大瓶颈还是在于投入,不在于所谓的体制问题。大学的科研经费,清华在2019年终于赶上了MIT、哈佛的水平,不说清华在之前投入差了多少,更不说清华在国内高校科研经费中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可见总体的投入差距之巨大。基础科学的进步要持续的投入才能迎头赶上

  譬如军工,90年代被阿美莉卡羞辱了几次后,朝上意识到差距,才开始加大投入,军工科研人员的待遇终于有所好转,这一二十年军工的成果才得以提现。

  赞同也不赞同,赞同是投入确实有问题,资源倾斜得厉害,但获得资源最多的地方,挡不住“人往高处走”。不赞同的地方是,体制问题是无法忽视的,指标化、浮夸风,为了论文指标大量灌水,关键是这种“灌水”成果大量被承认,导致这种跟风行为越来越盛。上梁不正下梁歪

  文章中有提到两个时间点,“2019年7月”和“《2021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最后的注明却说本文于2018年6月发表,明显不对吧!

  看标题 ,这是最近的新的文章。---刘亚东:我提出“卡脖子”问题三年了,许多人还不明白,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

  科学发源于欧洲,早期掌握话语权的人不懂什么是科学,把科学与技术混淆,造成了亿万人民搞不明白什么是科学,这也侧面反映了使用精确用语的重要性

  这就是为什么0-1的事迹很多可以留名教科书,那么难那么重要那么高尚。砸钱砸人力和时间有希望短时间把一些很难很复杂的技术搞上来,但基础科学的突破可能更重要的是人的坚持、热爱、激情加运气,也许本身在商业利益驱动的环境下困难就比较大一些。不过虽然不是充分条件,但从历史的经验看来,持续的投入+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产业界这一批站在技术最前沿的人对未来有更敏锐的嗅觉和理解,如果这一批站在技术前沿的专家刚好又是通晓最前沿的科学理论知识的科学家,也就是创新先锋座谈会上任总提到的那种“又瘦又胖”型的人才,也许就是对企业来讲更有望在基础科学方向取得突破的高品质人才。只是要成为这样的人可能只有靠个人的热爱和坚持了,只靠上班时间能做好繁忙的本职工作维持对技术前沿的跟进就已经很难了,作为科学家的部分只有靠自己挤出来的时间从事对基础科学研究对学术界前沿的把控和深入的思考。期待我司能有更多这种通晓学术界和技术界的大牛

  这怎么可能有人愿意关心科学、求道呢?即使有人求道后,也不愿意扩散、造福整个社会的。

  而实际上,每次社会大规模动荡之时,就是基础科学能力转移之日,历史上已经多次发生过了。评论(5)

  其次,政治上的左右和基础科学的转移也没啥必然关系。资本是追求眼前利益的,重技术、轻科学和资本的利益一致。

  @某个小马甲 沃森就是研究出来黑人天生智力不行,才被美国封杀的。。。。。。。

  “中国只搞技术开发,而把科学研究这种“苦活累活”留给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

  200年前大英帝国每逢宴会,科学家都是坐上席,且不说国家是否有这样的氛围,咱们公司有做到这种对于科学家的尊重么?

  回复牛顿终其一生也只是个爵士(最低级贵族头衔,无世袭,无领地),连个男爵都没混上(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都混了个男爵)

  @天亮好秋 牛顿是第一个葬在威斯敏斯大教堂的非王室成员,给他抬棺材的都是公爵、伯爵,这个礼遇还不够,多读书吧